首页

口舌伺奉

时间:2025-05-29 02:35:16 作者: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:“世界镁都”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:29031

 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(禹瑞斋 刘禹辰)因“世界镁都”而闻名的辽宁海城,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,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拥抱智能技术、升级产业链条,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。

 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。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,转而引入悬浮窑、智能化生产线,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、运输、加工全流程,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,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“有迹可循”。

  “2024年,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,并按照省里的要求,做到了‘一矿、一出口、一计量站’,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。”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。

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刘禹辰 摄

 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。昔日的“力气活”,已蜕变为“拼技术”的技术范例。

  “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,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%,综合节约能耗45%。”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。

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刘禹辰 摄

  转型不止于技术。海城打破“一炉一品”的单一模式,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。镁建材、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,防核辐射建材、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“抢手货”,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

  “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,既隔音、又环保,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、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,使其‘变废为宝’。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。

  曾经的“矿山经济”正转向“绿色智造”,“依赖资源”正转向“驾驭技术”,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,辽宁海城的蝶变,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
 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: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,从来不是单选题。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,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,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沉沉嘉穗泛金黄 邮储银行助力秋粮收购有序开展

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,我国家电企业实现了产业能力的国际扩散,增强了区域市场竞争力。张剑锋认为,我国家电企业出海或已迭代至以“产能本地化、经营本土化、品牌跨文化、供应链安全化”为核心的价值出海阶段,产品独特性和差异化塑造或成未来发展方向。

舞狮与英歌爆火:民俗体育何以成为新时尚?

“九项工程”为中非新兴领域合作培育动能。在绿色发展、数字创新等工程带动下,中国企业在非洲实施了一大批清洁能源项目,对非出口锂电池、光伏产品等显著增加。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。中非数字合作论坛成功举办。中方与非洲国家共建10余个双边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,在资源遥感、可再生能源、生态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。

习言道|会见这国总统,习近平提到了《山海情》

在去年央行发布的《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(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已经厘清了央地金融监管关系的基础上,中小银行风险的化解处置,核心原则是分类施策,平衡好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关系。

美中电商贸易协会点赞甘肃“宝藏” 促优秀文化IP出海

解说】在距离空港花田景区11公里外的空港体育公园,这里同样因为方便观赏飞机起降而成为网红打卡地。在体育公园旁的商业区,一家按照空客A320客机造型打造的“飞机餐厅”吸引游客前来打卡。该“飞机餐厅”下方的空间打造成了喝茶纳凉的区域,游客还可以在“飞机”驾驶舱通过实体操作键和数字技术体验飞机驾驶。

韶关江湾镇“生命通道”应急抢险完工 评估结束再恢复通行

“华侨华人在海外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与红船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。”何儒回忆起了他在瑞典创刊时的情景,“我们华侨华人出国奋斗,也是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的过程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